核雕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艺术,它之所以能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不仅仅是因为其意趣盎然的把玩性,更是因为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之所以说核雕历史悠久,这是因为用核雕刻古已有之。对于核雕的历史,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也没有确切的资料,人们所熟知的,只有明朝魏学净所著的《核舟记》。
说核雕年轻,这是因为当代兴起核雕把玩之风也就只有近二十年。而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个小小的手工艺品,就已经成为了时尚的宠儿,而这一切,都和苏州脱不了干系。
核舟
核雕流派
核雕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形态面貌的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风格流派。
中国幅员广阔,在其文化模式与美学倾向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因此,在文玩核雕这一块,其雕塑的载体与表达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从而形成了南北两个地区的艺术形态与艺术特色。
中国核刻在造型、主题等方面,又有“南工”、“北工”之别。南北派系的区别并非单纯的地理上的区别,而更多的是根据其风格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在信息全球化的现在,地理位置早已不受传统艺术形式的限制,现代核雕中经常会有“南地北工”、“北地南工”的互动,有的地方还会有“北工南作”的趋势。
核雕作品
“南工”核雕塑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上的“南工核雕”主要是苏州的舟山、浙江东阳为主,远及广东、福建等地区
在市面上,人们对“南工”的称呼通常比较宽泛,常常将那些具有“苏作”工艺特征和意趣的核雕都称之为“南工”。
与“北工”核雕相比,“南工”核雕的分布范围比较狭窄,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江浙一带,尤其是苏州一带。在雕塑的载体方面,主要是广东和广西的橄榄核为载体。
南派核雕
从艺术风格上看,“南工”核雕塑与苏做其它的艺术雕塑在艺术风格上有一定的异曲同工之妙,呈现出精、细、雅、洁的艺术特征,往往在细微处追求毫发之变。
中国核雕艺术历史悠久,目前所能找到的关于核雕塑的记录,可以上溯到明代中后期的正德、嘉靖年间。
巧合的是,现存的有关核雕的文献都是在苏州一带流传的,从文献中,我们知道了一个叫王叔远的“奇巧之人”, 能于“方寸小核之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的夏白眼,还有“穷极工巧之能事”的“鬼工技”核雕艺人杜士元。
当然,我们不能由此得出中国核雕起源于苏州的结论,也不能认为“南工”的起源早于“北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苏州确实是我国核雕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也不难发现,自明代开始,“南工”就一直引领核雕艺术之风标。
“北工”的核雕刻在区域上分布于广大的北部,有着广阔的受众群体。
目前“北工”核雕刻主要集中在河北的廊坊和山东的潍坊,分布在陕西的阎良和江苏的泗洪云度等地
在雕塑的表现形式上,“北方”核雕塑常常是以桃核为主,并兼用核桃和其它原料。
桃核、核桃等果实表层有丰富的褶皱肌理,且有较大的凹凸起伏,纹路无规则,与橄榄核相比、内在构造等特征迥异,且在形态、刻制方法等方面均与“南工”等果实有着较大差异。
北派核雕
因此,在刻制过程中,必须依形就势,合理利用果核表面特有的纹饰肌理下刀走线。
不同的材料,需要使用的手法也是不一样的,桃核和核桃的纹路都很复杂,且木质坚韧厚实,雕刻者在运刀时稍不留神就会运刀错误。
所以“北工”的核雕,一般都是用电动的雕刻机来进行粗加工,将整体外形确定之后再进行细节雕刻,然后经过打磨修正,这个作品才得以完成。
核桃核雕
就当前市面上出现的核雕手工艺而言,“北工”桃核雕有粗、中、精三种类型:
粗雕相对简单,只雕出表层的图案和大概的形状;
中雕的雕花比较深,有的还会出现镂空设计且刻痕明显,图案清晰:
精雕作品工艺精湛,图案栩栩如生。除此三种工艺形式外,目前市场上还有很多电脑雕塑制品。
机器核雕
在雕刻工具上,“北工”和“南工”因为雕刻载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除了都经常使用的通用型雕刻刀以外,“北工”多了锉刀、钻刀、钢针、钻头。
从“北工”多出来新工具的用途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那是一种可以在桃核和核桃的纹路上进行挖掘和刻钻雕的专用工具。
在雕琢方法上,以琢、磨、雕、刻为一体,使“北工”核雕呈现出“三分刻,七分工”的特点。
“北工”与“南工”两个派系之所以会在核雕表现形式上的差别,既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形式内涵与美学追求的差异所导致。
地域文化的差异,美学的差异,造成了同一种美术类型中的南派和北派的差异。
偏重于精神寄托的北方核雕,更多地关注纹饰的含义,对雕刻的精细程度不是很重视,而偏重于欣赏的南方核雕,更多地关注主题的趣味性、纹饰的新颖性、雕刻的精美性。
南、北核雕两种不同的风格样式,在艺术价值上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审美主体的好恶之别。
苏作核雕艺术的形态内涵
苏作核雕是一种观赏类艺术品,与其它地方的核雕比较,在雕刻载体、主题样式、技术手段、艺术风格上均有自己的特色,被誉为文玩界“雅物”的经典之作
发端于吴越文化的江南地区,与滋养于华夏文化的北方地区不同,在表现上少了一股豪迈壮阔的气息,却多了一股含蓄、委婉的水乡气息。
苏州位于江南人文和艺术的中心,更是在细腻之处中充满了清丽脱俗之美。有意识决定行动,而这种差异不可避免地表现在对雕塑材质的选择上。
苏作核雕选用的是一种外壁厚实,表面光滑的橄榄核,既能随意运用,又能精细雕刻,深入刻画。
北方核雕采用被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超自然力的“仙木”桃核作为核雕的载体,有驱邪纳吉的象征含义。
在造型与内涵方面,所雕的图案与神话传说、宗教故事都和吉祥喜庆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从一定程度上讲,北方的核雕实际上是一种辟邪、祈求平安的信符,过多注重它的世俗与宗教寓意,削弱了它的装饰性与审美价值。
桃核雕刻
以苏州为主体的“南工”核雕则不同,在选材上,橄榄核是一种没有任何寓意的中性载体,只是单纯的看起来比较厚实,容易雕刻而已。
在雕塑题材方面,尽管也有不少以罗汉、弥勒、观音等宗教人物为主题的作品,但这些作品都不是专门为宗教而作的法器,也不具备太多的宗教含义。
有的仅仅是利用宗教题材而作的观赏物品,不管是创作者或玩家,都从未将其当做拥有超自然神力的信符来佩戴。
橄榄核雕刻
当人们拿着一串十八罗汉手串仔细端详时,大概谁也不会考虑它是否具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和宗教法力。
他们更多地会去思考,这个手链的构思是否高明,开相是否精准,形状是否生动,雕刻是否栩栩如生。
十八罗汉手串
一些带有神圣性的物品,例如“粗罗汉”吊坠等,在20、30年代实际上都是随葬的“明器”。
“南工”在创作风格上,偏重于民间传说与凡俗,以日用器皿、花鸟鱼虫、水果等为主要创作对象。
苏作核雕刻可分为“妆饰品”和“赏玩品”两大类。在“妆饰类”的产品形态上,以手链和颈链为主。
橄榄核手串
从题材上看,这种核雕主要是罗汉,弥勒,观音,八仙(也有八仙的法宝演变而来的“暗八仙”,或者八种瓜果蔬菜,以呼应“八仙”的题材),以及园林,童子,荷花,花草,昆虫,茶壶,貔貅,猿猴等娱乐题材。
“赏玩类”核雕并非随身携带的饰品,它是一种可以拿在手上赏玩的艺术品,所以,一般都是以单个或部件的方式出现。
在主题方面,观赏核雕的范围更大,可以是天空中飞的,地面上走的,水中游的,不管是器物场景、人物故事、诗文书法,都可以当成表达的主题。
在明清时期,苏作的核雕主要是以文玩饰品为主要内容,故往往以单仔独件的形式出现,在题材上侧重于把玩性,娃娃、猕猴、花鸟鱼虫、园林树木无所不包。
清代时期的苏作核雕,除了极少数神话传说中的题材外,尚未见与罗汉、观音、八仙等宗教相关的题材。
其实,当时并没有“妆饰类”核雕,也即并没有颈串、手串等形式。北方地区悬挂佩戴的核雕并不是用来装饰的,更多的是用来驱除邪恶,核雕的主要功用是作为文玩折扇的配饰。
进入本世纪以来,受轰轰烈烈的核雕市场鼓舞,舟山村的核雕塑艺术家们的创作积极性越来越高,苏作核雕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从当前舟山核雕刻的现状来看,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化。
那些老一辈的艺术家依旧死死地坚守着“妆饰类”的传统艺术作品,而一些新兴艺术家,却对这种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感到不满,他们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不管是在主题风格,技术手法,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试图取得新的进展。
苏作核雕刻的特点
也许是应验了地灵人杰的传说,在这块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土地上,得天独厚的苏州人延续了代代相传的精工细作传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打造了名扬四海的“苏作”工艺。
提起“苏作”,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所特有的“精、细、雅、洁”的做工,“精致”是苏作造物艺术的基本特征。
这种“精致”的美学倾向,体现在核雕刻中,又表现为“精微”的技术特点。
精雕和微雕,完全是两个概念,想要把一颗橄榄核雕刻的精致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想要将每一个细节都看得清清楚楚,每一根头发都能一览无余,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了。
精细是一种技艺,精微是一种境界。它是一种巧夺天工的艺术表现,细密处刀刀相叠,疏朗时简约灵动。
苏作核雕刻之精细,从魏学净的《核舟记》中便可看出一二: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工艺艺术品的美学意义,既在于其“精工”,也在于其“巧思”。
设计构思是工艺作品从无到有的前奏,同时也是其艺术价值的体现。
在精细雕刻的过程中,“巧思”两个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在一个小小的果核上制造出供人欣赏和摆弄的机巧,就必须要构思巧妙,精心设计。
而“巧思”更多的是看创建者能否容纳一方世界的能力。
尽管在橄榄核上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雕刻,也不存在任何需要使用和回避的地方,但是,要想在一个小小的果核上制造出供人欣赏和摆弄的机巧,就必须要构思巧妙,精心设计。
明朝冯梦龙《古今谭概》:
又曾见一橄榄花篮,是小章所造也,形制精工丝缕若析。其盖可开,合上有提,当孔之中穿绦,与真者无异。”
他所记载这段话,所形容的就是苏作核雕的巧思。
小结:
艺术风格因为审美趣味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苏作核雕艺术也不例外。文人的消减自然也使这种具有浓郁文人趣味的诗书核雕艺术样式式微。
清代中后期,民俗题材进一步拓宽,直至民国后期殷根福发扬光大了罗汉头挂件念珠后.这种具有典型苏作意蕴的核雕形式就此销声匿迹。
罗汉头挂件念珠
如今,苏作核雕无论创作的主体还是作品的受众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些诗词书法入雕的形式虽然亡失了,但另一些更具意味的赏玩核雕艺术品却成为我们的掌上奇珍。